知识之窗
·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知识之窗 > 血液常识
淮南第十一中学
输血医学发展史
2024年07月24日|查看9418次
输血医学发展史(1492-1999)

1492年-罗马教皇Innocent三世因患中风身体虚弱,陷入昏迷状态。他的医生建议输血。由于使用的方法很原始,教皇没有从中受益,在年底去世。
1615年-Andreas Libavius医生对输血术做了描述,不过很可惜在当时没有被充分地宣传。
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1578-1657)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他对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做了一番描述:心脏像一个泵,它的收缩产生了脉搏,将血液挤压到动脉,血液再顺着血管流回心脏。血液由此在体内完成了一次循环。哈维还因此推断出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在血管中的逆流。
1665年-英国牛津的理查.罗维尔医生完成了首例动物间输血试验。他把一只狗的血液输给另一只狗,得到血液的狗被救活了。在此后的两年间,罗维尔医生又进行了人和动物间的输血尝试。
1667年-法国著名御医丹尼斯宣布成功地将羊血输入人体。
1678年-各种方式的动物血输入人体的实验由于输血反应和造成许多死亡后果被证明是失败的,巴黎医生协会禁止了输血术。
1795年-美国费城的Philip Syng Physick医生完成了有记载的首例人类输血,尽管他没有公布细节。
1818年-英国的产科医生詹姆士.布伦德尔首次成功地把一个人的血液直接输给另一个人。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布伦德尔医生用注射器从产妇丈夫的胳膊中抽出少量血液,成功地输给产妇。
1840年-英国伦敦的塞缪尔.阿姆斯壮.莱恩医生在布伦德尔医生的帮助下,首次成功地用全血输血治疗血友病。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利斯特首次使用消毒剂控制输血传染。
1873年-1880年-美国医生在此期间曾将牛奶或山羊奶输入人体。
1884年-由于牛奶造成越来越多的输液反应,盐水输注取代牛奶成为血液替代品。
1901年-输血领域最重要的人物-奥地利医生卡尔. 兰茨泰纳发现了人类最初的三种血型(基于红细胞上存在的不同物质)A型、B型和O型。
1902年-发现人的第四种主要血型- AB型。
1907年-Hektoen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提高输血安全性。Reuben Ottenberg完成了首例使用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输血实验。Ottenberg还观察到血型的孟德尔遗传,并认识到O型血的通用性。
1908年-法国外科医生亚历克西斯.卡雷尔设计了一种防凝血的方法,用外科缝合线将献血者的血管动脉和受血者的血管连接起来。他首次使用这一技术挽救了朋友儿子的生命。这一并不可行的输血方法却为后来成功的器官移植奠定了基础。卡雷尔因此获得了1912年诺贝尔奖。
1908年-Carlo Moreschi记录了抗球蛋白反应。
1912年-美国麻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客座医师罗杰.李和怀特博士共同阐述并发展了"李--怀特"凝固时间。罗杰.李还进一步证明了各种类型的血液都可以输给AB型病人。
1914年-柠檬酸钠作为长效抗凝血剂得到了发展,使血液可以更久地保存。
1915年-在纽约的马尔他.西奈山医院,理查德.莱文森论证了使用柠檬酸钠作为抗凝血剂,将来会把目前输血者和献血者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输血操作转变为我们今天使用的血库系统。理查德还证明加了抗凝血剂的血液进行冰冻储存的可行性。
1916年-弗朗西斯.路斯和J. R.特纳采用柠檬酸盐的葡萄糖溶液使血液在采集后可以保存几天。和1915年理查德.莱文森的发现一样,可以把血液储存在容器中以备输血之用,有助于把从血管到血管的输血转变为直接输血。这一发现促使英国在一战期间建立了第一家血液仓库。奥斯瓦德.罗伯逊被称为血液仓库的创始人。
1925年-当时在纽约工作的卡尔.兰茨泰纳和菲利普.莱文共同发现了另外三种血型M型, N型和 P型。
1926年-英国红十字会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人类输血服务。
1930年-输血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发现了人类最初三种血型的卡尔.兰茨泰纳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
1932年-最早的血库机构在俄罗斯的列宁格勒医院设立。
1937年-芝加哥市库克县医院的治疗主任Bernard Fantus建立了美国首家医院血库。在建立用于储存血液的医院实验室期间,Fantus首创了"血库(Blood bank)"这一术语。几年后,医院和社区的血库遍及全美。有记录的最早几家血库分别设在辛辛那提、迈阿密、纽约和圣弗朗西斯科。
1939年-1940年-卡尔.兰茨泰纳和亚历克斯.威纳、菲利普.莱文以及R. E. Stetson共同发现了Rh血型系统。Rh血型很快被认定是导致输血反应的主要元凶。对于Rh血型的可靠检测一旦建立,输血反应就很少见了。Rh因子的鉴别继ABO血型系统之后成为输血界的又一重大突破。
1940年-哈佛医学院的生化专家Edwin Cohn设计了一种酒精低温分馏法,血浆被加工成各种成分和制品。白蛋白(一种有强大渗透特性的蛋白质)加上微克的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被分离出来供临床使用。白蛋白在输血中的功效也被John Elliott证实。
1941年-美国费城杰出的外科医生Isodor Ravdin使用白蛋白治疗在珍珠港事件中的休克病人。白蛋白被注射到血管后,能够吸收周围组织的液体,从而防止血管破坏。
1943年-J.F. Loutit 和 P. L. Mollison采用了酸式柠檬酸葡萄糖(ACD)溶液。这种溶液可以减少抗凝血剂的用量,允许大容量的输血和长时间的血液储存。
1943年-P. Beeson出版了关于输血传染肝炎的杰出论著。1945年-库姆斯、Mourant和 Race共同论述了用库姆斯氏试验(检测血中抗体用)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1947年-美国血库联合会(AABB)成立,旨在推进血库和美国献血公众的共同目标。
1949年-1950年-美国血液采集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全美大约有1500家医院血库,46家社区血液中心和31 家美国红十字会区域中心。
1950年-开始普遍使用甘油防冻剂冰冻红细胞。
1950年-Carl Walter、W. P. Murphy和Jr.共同采用塑料袋采集血液。结实的塑料袋取代了易碎的玻璃瓶,这一技术革新使血液采集系统能够安全容易地从全血单元中制备出多种血液成分。
1951年-美国血库联合会(AABB)开始为全美的血库提供中央化的血液资源调剂系统。
1953年-冷冻离心分离机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成分血疗法的进展。
1954年-治疗血友病的血液产品AHF(抗血友病因子)被开发出来。
1954年-1958年-从血浆中制备的产品被开发用来治疗鸡瘟等病。
1959年-剑桥大学的Max Perutz破译了血色素的分子结构。血色素分子把氧运输到红细胞并使红细胞呈红色。
1960年-A. Solomon 和 J. L. Fahey报道了治疗用单采血浆的处理过程。
1961年-血小板降低癌症病人出血死亡率的作用得到公认。
1962年-最先用来治疗血友病人凝血不良症状的血液产品AHF(抗血友病因子)在分馏加工中得到发展。
1962年-据美国报道,全美大约有4400家医院血库,123家社区血液中心和55家美国红十字会区域中心。血液总采集量大约为每年600万单元。
1964年-血浆单采法作为一种分馏采浆法被采用。
1967年-Rh免疫球蛋白在商业上用来预防新生儿溶血。
1967年-美国国家心肺协会制订国家血液资源规划。
1969年-S. Murphy 和F. Gardner论证了室温下储存血小板的可行性,使血小板输血疗法有了巨大的进展。
1971年-美国开始进行献血员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
1972年-单采法被用来抽取血液中的某种细胞成分,并将血液的其余部分输回献血员体内。
1979年-一种新的抗凝血防腐剂CPDA-1被采用。他把全血和红细胞的保存期限延长到35天,发展了血液供应并促进了血库间的资源共享。
1980年-1982年-医生们开始接受有关输血的专业培训,并积极地参加对患者的医护。
1983年-新的血液添加溶液被采用,使红细胞的保存期限延长到42天。
1985年-最早的针对HIV病毒的血液筛查试验通过许可,全美的血库开始实施这项工作。
1987年-两项用于间接证明丙肝病毒存在的筛查试验开始实施,它们是乙肝中心抗体检测(anti-HBc)和丙胺酸转氨酶检测(ALT)。
1989年-美国开始实施对人类T细胞淋巴病毒I型抗体(anti-HTLV-I)的检测。
1990年-开始采用对丙肝病毒的特效检测。由于丙肝(HCV)病毒当时还没有被分离出来,主要的检测根据是"非甲肝,非乙肝"。
中国输血协会于1987年筹备,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1991年经民政部注册登记
1992年-对捐献血液的HIV-1和HIV-2抗体的检测开始实施。
1996年-对捐献血液开始进行HIV p24抗原的检测,虽然这一检测并不完善,但是改进了以前的检测方法并充分缩短了对捐献血液的检查时间。
1996年-1997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美国血液供应的问题报告,提出了改善输血安全的方法和程序,包括革新调整。
1999年-血液制造业在FDA的研究用新药(IND)的申请过程中开始使用核酸放大检测(NAT)。核酸检测采用了一种直接检测丙肝、爱滋等病毒遗传物质的技术。
(注:1988年成立中国输血协会,2000年成立中国输血协会网站,2002年中国输血协会网站设立输血论坛,淮南市中心血站副主任医师鹿炳武同志曾长期担任该论坛管理员)